1、哀兵必胜 [ āi bīng bì shèng ]
释义: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百战百胜 [ bǎi zhàn bǎi shèng ]
释义: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出处:《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3、班师回朝 [ bān shī huí cháo ]
释义: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回:“后主(刘禅)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
4、必操胜券 [ bì cāo shèng quàn ]
释义:操:持,拿;券:凭证;胜券:胜利的把握。一定有胜利的把握。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田敬仲世家》:“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
5、兵不接刃 [ bīng bù jiē rèn ]
释义: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出处:《吕氏春秋·怀宠》:“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
6、兵不污刃 [ bīng bù wū rèn ]
释义:犹兵不血刃。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出处: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威德所加,兵不污刃,收魏博等六州。”
7、常胜将军 [ cháng shèng jiāng jūn ]
释义:每战必胜的指挥官。
出处:《后汉书·藏宫传》:“常胜之家,难于虑敌。”
8、大获全胜 [ dà huò quán shèng ]
释义: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唐兵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走得快的,逃了性命,略迟慢些,就成沙场之鬼……梁家大获全胜。”
9、得胜回朝 [ dé shèng huí cháo ]
释义:朝:朝廷。旧指打了胜仗回到朝廷去报功。现泛指胜利归来。
出处:元 无名氏《小尉迟》:“若得胜还朝,圣人自有加官赐赏哩。”
10、独占鳌头 [ dú zhàn áo tóu ]
释义: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11、攻无不克 [ gōng wú bù kè ]
释义: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12、捷报频传 [ jié bào pín chuán ]
释义:胜利的消息不断地传来。
出处:徐迟《地质之光》:“华北大平原上捷报频传。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
13、旗开得胜 [ qí kāi dé shèng ]
释义: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14、失败为成功之母 [ shī bài wéi chéng gōng zhī mǔ ]
释义: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15、势如破竹 [ shì rú pò zhú ]
释义: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16、手到擒来 [ shǒu dào qín lái ]
释义:擒:捉。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后比喻做事有把握,不费力就做好了。
出处: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17、势不可当 [ shì bù kě dāng ]
释义:当:抵挡。形容来势十分迅猛,不能抵挡。
出处:《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山上数处精兵杀下,势不可当,前军大败。”
18、战无不胜 [ zhàn wú bù shèng ]
释义: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19、兵不血刃 [ bīng bù xuè rèn ]
释义: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出处:《荀子·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20、拔帜树帜 [ bá zhì shù zhì ]
释义: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出处:见“拔赵帜易汉帜”。
21、拔赵易汉 [ bá zhào yì hàn ]
释义: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出处:见“拔赵帜易汉帜”。
22、班师回俯 [ bān shī huí fǔ ]
释义: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同“班师回朝”。
23、出奇制胜 [ chū qí zhì shèng ]
释义: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出处:《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24、马到成功 [ mǎ dào chéng gōng ]
释义: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出处: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那老尉迟这一去,马到成功。”
25、反败为胜 [ fǎn bài wéi shèng ]
释义: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26、连中三元 [ lián zhòng sān yuán ]
释义: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八:“论他的志气,便象冯京商辂连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里东西,真个是足蹑风云,气冲斗牛。”
27、拔赵帜立赤帜 [ bá zhào zhì lì chì zhì ]
释义: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出处:见“拔赵帜易汉帜”。
28、拔赵帜易汉帜 [ 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 ]
释义: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出处: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信(韩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进击不能胜,欲回营,见营中尽是汉军赤帜,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于是溃不成军,终于
29、锐不可当 [ ruì bù kě dāng ]
释义: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其锋不可当。”
30、以少胜多 [ yǐ shǎo shèng duō ]
释义:用少数的力量战胜多数的力量;以弱小战胜强大。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2回:“这回用兵,以少胜多,极有布置。”
形容最后的胜利者的成语(32个)
••阅读 4908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描写秋风过后的成语
过耳秋风,秋风扫落叶,秋风落叶,秋风团扇,秋风过耳,秋高气爽,秋风纨扇,秋风扫叶,身外之物,一叶知秋,一扫而光,招摇撞骗
形容繁华后的宁静成语
返璞归真,黄粱一梦
接成语的最后一个字
兵连祸接,风马牛不相及,风马不接,后手不接,后手不上,肩摩袂接,肩摩踵接,肩摩毂接,接连不断,留有余地,络绎不绝,目不暇接,巧不可接,青黄未接,青黄不接,人才辈出,趾踵相接,趾踵相错,踵迹相接,踵足相接,踵武相接,踵趾相接,昼日三接,短兵相…
喧闹之后的平静的成语
鸦雀无声,有所作为,专心致志,尘埃落定
被批评后的感受的成语
大彻大悟,耿耿于怀,将错就错,丧气垂头,死不悔改,痛改前非,怨天尤人,追悔莫及,垂头丧气,自怨自艾,欲哭无泪
描写秋天午后的成语
晴空万里,秋高气爽
形容女人背后的成语
昂首挺胸,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冲锋陷阵,大家闺秀,大智大勇,顶天立地,东施效颦,奋不顾身,奋勇当先,粉面含春,国色天香,河东狮吼,花容月貌,巾帼豪杰,巾帼丈夫,巾帼英雄,巾帼须眉,巾帼奇才,绝代佳人,慷慨就义,临危不惧,龙骧虎步,面不改色,…
最后带啊的形容成语
孤注一掷,穷途末路,图穷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