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战百胜 [ bǎi zhàn bǎi shèng ]
释义: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出处:《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2、背水一战 [ bèi shuǐ yī zhàn ]
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3、兵荒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释义: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4、残兵败将 [ cán bīng bài jiàng ]
释义:战败了的部队。
出处:明·邵璨《香囊记·败兀》:“我如今连被岳家军杀败,收聚些残兵败将,济不得事,目下就要拔营回去如何?”
5、惨不忍睹 [ cǎn bù rěn dǔ ]
释义:睹:看。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6、城下之盟 [ chéng xià zhī méng ]
释义: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出处:《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7、打草惊蛇 [ dǎ cǎo jīng shé ]
释义: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8、大获全胜 [ dà huò quán shèng ]
释义: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唐兵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走得快的,逃了性命,略迟慢些,就成沙场之鬼……梁家大获全胜。”
10、调虎离山 [ diào hǔ lí shān ]
释义: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
11、短兵相接 [ duǎn bīng xiāng jiē ]
释义: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
12、各自为战 [ gè zì wéi zhàn ]
释义:各自成为独立的单位进行战斗。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13、孤军奋战 [ gū jūn fèn zhàn ]
释义: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出处:《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14、孤军作战 [ gū jūn zuò zhàn ]
释义:孤立无援的军队单独奋战。比喻单独办事,没有人支援。
出处:《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
15、胡服骑射 [ hú fú qí shè ]
释义: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16、坚壁清野 [ jiān bì qīng yiě ]
释义: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出处:《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17、揭竿而起 [ jiē gān ér qǐ ]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8、克敌制胜 [ kè dí zhì shèng ]
释义:制服敌人,取得胜利。
出处:《孙子·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19、溃不成军 [ kuì bù chéng jūn ]
释义: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
20、两败俱伤 [ liǎng bài jù shāng ]
释义: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谁也没得到好处。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21、料敌制胜 [ liào dí zhì shèng ]
释义:准确地判断敌情,并蠃得胜利。
出处:汉·扬雄《赵充国颂》:“料敌制胜,威谋靡亢,遂克古戎,还师于京。”
22、屡战屡败 [ lǚ zhàn lǜ bài ]
释义: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出处:《晋书·桓温传》:“殷浩至洛阳修复园陵,经涉数年,屡战屡败,器械都尽。”
23、南征北战 [ nán zhēng běi zhàn ]
释义: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出处: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24、炮火连天 [ pào huǒ lián tiān ]
释义: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何况炮火连天,亲临大敌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25、旗开得胜 [ qí kāi dé shèng ]
释义: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出处: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26、枪林弹雨 [ qiāng lín dàn yǔ ]
释义: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出处:清 孙雨林《皖江血》:“此时人心一半改,结局真难测。且画策,枪林弹雨,木坏山颓,江城付劫灰。”
27、声东击西 [ shēng dōng jī xī ]
释义:声:声张。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出处:《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28、尸横遍野 [ shī héng biàn yě ]
释义: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坚驱大军,杀得尸横遍野。”
29、势均力敌 [ shì jūn lì dí ]
释义:均:平;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出处:《南史·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30、势如破竹 [ shì rú pò zhú ]
释义: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形容战役情的成语(68个)
••阅读 2619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战役开始的成语
惨不忍睹,残兵败将,乘胜追击,城下之盟,赤膊上阵,大获全胜,打草惊蛇,倒戈卸甲,刀光剑影,风声鹤唳,各自为战,孤军作战,孤军奋战,胡服骑射,坚壁清野,揭竿而起,金戈铁马,克敌制胜,溃不成军,两败俱伤,料敌制胜,屡战屡败,马革裹尸,南征北战,…
形容战役状态的成语
惨不忍睹,残兵败将,乘胜追击,城下之盟,赤膊上阵,大获全胜,打草惊蛇,倒戈卸甲,刀光剑影,风声鹤唳,各自为战,孤军作战,孤军奋战,胡服骑射,坚壁清野,揭竿而起,金戈铁马,克敌制胜,溃不成军,两败俱伤,料敌制胜,屡战屡败,马革裹尸,南征北战,…
可以形容战役的成语
惨不忍睹,残兵败将,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倒戈卸甲,孤军作战,克敌制胜,溃不成军,两败俱伤,料敌制胜,炮火连天,旗开得胜,枪林弹雨,势均力敌,尸横遍野,硝云弹雨,一败如水,一败涂地,以弱胜强,用兵如神,战无不克,战无不胜,转败为胜,百战百胜
形容关键战役的成语
惨不忍睹,残兵败将,乘胜追击,城下之盟,赤膊上阵,大获全胜,打草惊蛇,倒戈卸甲,刀光剑影,风声鹤唳,各自为战,孤军作战,孤军奋战,胡服骑射,坚壁清野,揭竿而起,金戈铁马,克敌制胜,溃不成军,两败俱伤,料敌制胜,屡战屡败,马革裹尸,南征北战,…
形容淮海战役的成语
摧枯拉朽,大厦将倾,大获全胜,付之一炬,关门打狗,红旗报捷,惊心动魄,决胜于千里之外,拉朽摧枯,木坏山颓,千锤百炼,枪林弹雨,轻而易举,锐不可当,所向无敌,威武雄壮,瓮中捉鳖,雄兵百万,指顾间事,置之死地而后生,三大战役,一木难支,运筹帷幄…
形容指挥战役的成语
惨不忍睹,残兵败将,乘胜追击,城下之盟,赤膊上阵,大获全胜,打草惊蛇,倒戈卸甲,刀光剑影,风声鹤唳,各自为战,孤军作战,孤军奋战,胡服骑射,坚壁清野,揭竿而起,金戈铁马,克敌制胜,溃不成军,两败俱伤,料敌制胜,屡战屡败,马革裹尸,南征北战,…
形容战役的成语出处
兵戎相见,惨不忍睹,残兵败将,乘胜追击,城下之盟,赤膊上阵,冲锋陷阵,出奇制胜,大获全胜,打草惊蛇,倒戈卸甲,刀光剑影,刀枪入库,反复无常,风声鹤唳,腹背受敌,各自为战,孤军作战,孤军奋战,汗马功劳,胡服骑射,坚壁清野,揭竿而起,金戈铁甲,…
形容战役激烈的成语
暗渡陈仓,霸王别姬,百战不殆,背城一战,不可收拾,惨不忍睹,残兵败将,城下之盟,赤壁鏖兵,赤膊上阵,出其不意,猝不及防,打草惊蛇,单枪匹马,弹雨枪林,倒戈卸甲,刀光剑影,短兵接战,奋勇向前,烽火连天,风吹草动,风声鹤唳,腹背受敌,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