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矜不伐 [ bù jīn bù fá ]
释义: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出处:《尚书·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2、必也正名 [ bì yě zhèng míng ]
释义: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出处:《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3、赐茅授土 [ cì máo shòu tǔ ]
释义: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时,各授以他们相应的某方某色土,如东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归以立社。
4、风度翩翩 [ fēng dù piān piān ]
释义: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5、敬贤礼士 [ jìng xián lǐ shì ]
释义: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出处:《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6、举案齐眉 [ jǔ àn qí méi ]
释义: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7、矩步方行 [ jǔ bù fāng xíng ]
释义: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这样先生,渐不能矩步方行,不过东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8、礼尚往来 [ lǐ shàng wǎng lái ]
释义: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出处:《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9、礼贤下士 [ lǐ xián xià shì ]
释义: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分去结交。
出处:《新唐书·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廉介,这宗臣表,礼贤下士有始终,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10、礼坏乐崩 [ lǐ huài yuè bēng ]
释义: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出处:《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11、礼为情貌 [ lǐ wéi qíng mào ]
释义: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
12、礼崩乐坏 [ lǐ bēng yuè huài ]
释义: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出处:清·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13、谦谦君子 [ qiān qiān jūn zǐ ]
释义: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出处:《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14、谦虚谨慎 [ qiān xū jǐn shèn ]
释义: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虙待人,小心办事。
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15、谦恭下士 [ qiān gōng xià shì ]
释义: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出处:《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
16、屈尊就卑 [ qū zūn jiù bēi ]
释义:原指降低尊贵的身份以就低下的礼仪。现用来形容委屈自己去屈就比自己低下的职位或人。
17、缛礼烦仪 [ rù lǐ fán yí ]
释义:指烦琐的礼仪。
出处:明·唐顺之《与王尧衢书》:“其于尘俗奔走、缛礼烦仪之事,既以其溷扰而独避之。”
18、三纲五常 [ sān gāng wǔ cháng ]
释义: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出处:《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智、信也。”
19、三顾茅庐 [ sān gù máo lú ]
释义: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0、识礼知书 [ shí lǐ zhī shū ]
释义: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属,寂没入官,姓木名难儿,温柔贤淑,识礼知书,兼通数学。”
21、温文尔雅 [ wēn wén ěr yǎ ]
释义: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22、五体投地 [ wǔ tǐ tóu dì ]
释义: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23、相敬如宾 [ xiāng jìng rú bīn ]
释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 之,敬 ,相待如宾。”
24、心到神知 [ xīn dào shén zhī ]
释义: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就叫做‘心到神知’了。”
25、彬彬有礼 [ bīn bīn yǒu lǐ ]
释义: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26、门不停宾 [ mén bù tíng bīn ]
释义:宾:宾客。门外不停留客人。形容勤于待客。
出处:《晋书·王浑传》:“座无虚席,门不停宾。”
27、屈高就下 [ qū gāo jiù xià ]
释义: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地位低的人。
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猥劳君侯屈高就下,降尊临卑。”
28、泣血稽颡 [ qì xuè jī sǎng ]
释义: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出处:巴金《家》:“虽然讣闻上说过‘寝苫枕块’,‘泣血稽颡’的话,但是他们整天躲在灵帏里,既不需要哭,又不必出来答礼。”
29、通书达礼 [ tōng shū dá lǐ ]
释义:指通诗书,懂礼仪。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卷:“原来田氏是东村田贡元的女儿,倒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
30、通文达礼 [ tōng wén dá lǐ ]
释义:指有学问懂礼仪。
出处: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系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不减古之列女,岂有上以白壁之姿,下就青衣之列?”
有关中国礼仪的成语(52个)
••阅读 3340
有关中国礼仪的词语(10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有关于文明礼仪的成语
程门立雪,扶老携幼,父慈子孝,举案齐眉,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多人不怪,平易近人,气宇轩昂,谦虚谨慎,通情达理,卧冰求鲤,虚席以待,与人为善,知书达理,助人为乐,尊师重道,彬彬有礼,尽善尽美,礼贤下士,礼尚往来,推心置腹,相敬如宾,尊老爱幼
有关礼仪的经典成语
不矜不伐,不骄不躁,父慈子孝,戒骄戒躁,竭诚相待,敬贤礼士,举案齐眉,平易近人,谦恭下士,谦虚谨慎,情礼兼到,屈尊敬贤,屈己待人,屈高就下,扫径以待,扫榻以迎,善气迎人,泰而不骄,婉婉有仪,文质彬彬,温恭直谅,温恭自虚,温文尔雅,温柔敦厚,…
形容现在中国的成语
繁文缛节,礼仪之邦,勤劳勇敢,神州赤县,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知书达礼,地大物博
形容中国有关的美好成语
精美绝伦,久负盛名,据为己有,路不拾遗,路无拾遗,美不胜收,美轮美奂,门不夜关,门不夜扃,无与伦比,至善至美
形容中国的成语中国发展的成语
繁文缛节,礼仪之邦,勤劳勇敢,神州赤县,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知书达礼,地大物博
形容中国的特色的成语
繁文缛节,礼仪之邦,勤劳勇敢,神州赤县,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知书达礼,地大物博
形容现在的中国的成语
繁文缛节,礼仪之邦,勤劳勇敢,神州赤县,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知书达礼,地大物博
能够形容中国的成语
繁文缛节,礼仪之邦,勤劳勇敢,神州赤县,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知书达礼,地大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