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甲寝兵 [ àn jiǎ qǐn bīng ]
释义: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出处: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傅干》:“愚以为且按甲寝兵,息养军士,定土分封,论功行赏。”
2、按兵束甲 [ àn bīng shù jiǎ ]
释义: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出处:《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3、案兵束甲 [ àn bīng shù jiǎ ]
释义: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4、防患未然 [ fáng huàn wèi rán ]
释义: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5、擐甲挥戈 [ huàn jiǎ huī gē ]
释义:擐:穿上。甲:铠甲。戈:武器。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全副武装,英勇顽强。亦作“擐甲操戈”、“擐甲持戈”。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6、厉兵秣马 [ lì bīng mò mǎ ]
释义: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7、片甲不存 [ piàn jiǎ bù cún ]
释义: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
出处: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一折:“贫道祭风,周瑜举火,黄盖诈降,烧曹兵八十三万,片甲不回。”
8、片甲无存 [ piàn jiǎ wú cún ]
释义:一片铠甲都没保存下来。形容全军覆没。同“片甲不存”。
出处:明·梁辰鱼《浣纱记·交战》:“杀得他只轮不返,片甲无存,望风而逃,渡江去了。”明·陈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一回:“末将明日使姜尚无备,再杀他个片甲无存,早早奏凯。”
9、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释义: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10、一触即发 [ yī chù jí fā ]
释义: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
出处:宋 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11、以逸待劳 [ yǐ yì dài láo ]
释义: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出处:《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12、以战去战 [ yǐ zhàn qù zhàn ]
释义:用战争消灭战争。
出处:《商君书·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14、偃甲息兵 [ yǎn jiǎ xī bīng ]
释义: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15、偃革倒戈 [ yǎn gé dǎo gē ]
释义: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出处:元·刘壎《隐居通议·经史一》:“偃革倒戈,归马放牛,乃灭殷以后事;今楚汉相持,正是兵锋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顾其为迂,何也?”
16、偃武息戈 [ yǎn wǔ xī gē ]
释义: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出处:《后汉书·公孙述传》:“嚣(隗嚣)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西伯之事,尊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
17、养精蓄锐 [ yǎng jīng xù ruì ]
释义: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蓄集力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18、以战养战 [ yǐ zhàn yǎng zhàn ]
释义: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出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
19、枕戈待旦 [ zhěn gē dài dàn ]
释义: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20、枕戈寝甲 [ zhěn gē qǐn jiǎ ]
释义: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出处:《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拔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
21、整装待发 [ zhěng zhuāng dài fā ]
释义: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23章:“但是浙江公民代表请愿团还未启程北上,上海方面北军第四师整装待发的消息已传到浙江来。”
22、只轮不返 [ zhī lún bù fǎn ]
释义:只:一个。连战车的一只轮子都未能返回。比喻全军覆没。
出处:《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23、止戈散马 [ zhǐ gē sàn mǎ ]
释义: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出处:《北齐书·神武帝纪下》:“止戈散马,各事家业。”
24、全军覆没 [ quán jūn fù mò ]
释义: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25、举贤任能 [ jǔ xián rèn néng ]
释义: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出处:《礼记·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26、论功行赏 [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
释义: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出处:《韩非子·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27、望风而逃 [ wàng fēng ér táo ]
释义: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形容十分怯敌。
出处:《资治通鉴·梁记·武帝天监四年》:“渊藻是萧衍骨肉至亲,必死无理,若克涪城,渊藻安肯城中坐而受困,必将望风而去。”
28、偃武櫜兵 [ yǎn wǔ gāo bīng ]
释义: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出处:《北史·高允传》:“偃武櫜兵,唯文是恤。”
29、偃武休兵 [ yǎn wǔ xiū bīng ]
释义: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出处:宋·岳飞《乞解军务第三札子》:“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休兵,可期岁月。”
30、有事之秋 [ yǒu shì zhī qiū ]
释义: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出处:《北史·王罴王轨等传论》:“王思政驱驰有事之秋,慷慨功名之际。”
形容上战场前穿铠甲的成语(35个)
••阅读 817
形容上战场前穿铠甲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描写战场杀敌的成语
不避艰险,不顾一切,冲锋陷阵,从容就义,断头将军,奋不顾身,奋勇向前,裹尸马革,过五关斩六将,浑身是胆,见义勇为,见危授命,揭竿而起,开路先锋,临危不惧,履险如夷,马革裹尸,毛遂自荐,宁死不屈,排除万难,披荆斩棘,破釜沉舟,前仆后继,前赴后…
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成语
不远万里,成千上万,可歌可泣,年事已高,欺君之罪,千千万万,身经百战,为国捐躯,一官半职
一般形容战场的成语
兵不血刃,兵临城下,不顾一切,惨不忍睹,残兵败将,乘胜追击,赤体上阵,赤膊上阵,驰骋疆场,摧枯拉朽,大张旗鼓,大获全胜,倒戈卸甲,功劳汗马,攻城掠地,攻无不克,孤军作战,孤立无援,裹尸马革,汗马功劳,汗马功绩,汗马勋劳,浩浩荡荡,剑拔弩张,…
表示形容战场的成语
白骨露野,兵不血刃,兵临城下,不顾一切,惨不忍睹,残兵败将,乘胜追击,赤体上阵,赤膊上阵,驰骋疆场,摧枯拉朽,大张旗鼓,大获全胜,倒戈卸甲,功劳汗马,攻城掠地,攻无不克,孤军作战,孤立无援,裹尸马革,汗马功劳,汗马功绩,汗马勋劳,浩浩荡荡,…
战场上形容人很多的成语
漫山遍野,千兵万马,千军万马,所向披靡,万马奔腾,一成一旅,波澜壮阔
形容战场场面的成语
白骨露野,兵戈扰攘,兵戎相见,兵慌马乱,兵连祸结,兵拏祸结,惨不忍睹,残兵败将,乘胜追击,赤体上阵,赤地千里,赤膊上阵,出其不意,楚界汉河,春秋无义战,大动干戈,大获全胜,倒戢干戈,倒戈卸甲,倒载干戈,刀光剑影,刀枪入库,吊民伐罪,黩武穷兵…
形容战场的成语人马
兵不血刃,兵临城下,不顾一切,惨不忍睹,残兵败将,乘胜追击,赤体上阵,赤膊上阵,驰骋疆场,摧枯拉朽,大张旗鼓,大获全胜,倒戈卸甲,功劳汗马,攻城掠地,攻无不克,孤军作战,孤立无援,裹尸马革,汗马功劳,汗马功绩,汗马勋劳,浩浩荡荡,剑拔弩张,…
古时形容铠甲装备的成语
披坚执锐,被坚执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