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采众长 [ bó cǎi zhòng cháng ]
释义: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2、不耻下问 [ bù chǐ xià wèn ]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不可一世 [ bù kě yī shì ]
释义: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
4、独断独行 [ dú duàn dú xíng ]
释义: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清 容闳《西学东渐记》第19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5、独行其道 [ dú xíng qí dào ]
释义: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6、独断专行 [ dú duàn zhuān xíng ]
释义: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7、独善其身 [ dú shàn qí shēn ]
释义: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8、对牛弹琴 [ duì niú tán qín ]
释义: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出处: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9、独行独断 [ dú xíng dú duàn ]
释义: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同“独断独行”。
出处:郭希仁《从戎纪略》:“彦彪令各营于肩章均添‘四标’字样,官长进谒皆称邱大帅,俨然以兵马都督自居,调遣布置,独行独断。”
10、刚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释义: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11、孤行己见 [ gū xíng jǐ jiàn ]
释义: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出处: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企图孤行己见,不尊重我们的意见,但是结果都不通。”
12、固执己见 [ gù zhí jǐ jiàn ]
释义: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出处:《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13、广开言路 [ guǎng kāi yán lù ]
释义: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出处:《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14、孤行一意 [ gū xíng yī yì ]
释义: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
出处: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15、集思广益 [ jí sī guǎng yì ]
释义: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16、坚执不从 [ jiān zhí bù cóng ]
释义: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出处: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小官劝他且待兵戈稍定,再做商量,争奈元帅坚执不从。”
17、目中无人 [ mù zhōng wú rén ]
释义: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赵奢子赵括,自少喜谈兵法,家传《六韬》、《三略》之书,一览而尽;尝与父奢论兵,指天画地,目中无人,虽奢亦不能难也。”
18、旁若无人 [ páng ruò wú rén ]
释义:身旁好象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19、师心自用 [ shī xīn zì yòng ]
释义: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20、顺风转舵 [ shǔn fēng zhuǎn duò ]
释义:随着风向转换舵位。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
出处: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二折:“则你这媒人一个个,啜人口似蜜钵,都只是随风倒舵,索媒钱赚少争多。”
21、死心塌地 [ sǐ xīn tā dì ]
释义: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22、顽固不化 [ wán gù bù huà ]
释义: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
23、妄自菲薄 [ wàng zì fěi bó ]
释义: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4、我行我素 [ wǒ xíng wǒ sù ]
释义:素:平素,向来。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处:《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25、心高气傲 [ xīn gāo qì ào ]
释义: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安老爷这一开口,原想姑娘心高气傲,不耐烦去详细领会邓九公的意思。”
26、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27、夜郎自大 [ yè láng zì dà ]
释义: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出处:《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28、一如既往 [ yī rú jì wǎng ]
释义: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
出处:《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29、一意孤行 [ yī yì gū xíng ]
释义: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30、直情径行 [ zhí qíng jìng xíng ]
释义:径:直;行:从事。凭着自己的意思径直地去做。比喻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出处:《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形容听人劝的成语(48个)
••阅读 2447
形容听人劝的词语(1个)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声音好听人也漂亮的成语
歌声绕梁,林籁泉韵,绕梁三日,声动梁尘,娓娓动听,燕语莺声,洋洋盈耳,一串骊珠,一片宫商,抑扬顿挫,莺啼燕语,余音绕梁,余音袅袅,珠圆玉润,珠落玉盘
形容听人唠叨的成语
百舌之声,长篇大论,刺刺不休,多嘴多舌,津津乐道,侃侃而谈,夸夸其谈,唠唠叨叨,呶呶不休,千言万语,滔滔不绝,絮絮叨叨,一口三舌,喋喋不休
形容不听人劝告的成语
博采众长,充耳不闻,固执己见,孤行一意,咎由自取,冥顽不灵,深闭固拒,师心自用,顽固不化,我行我素,心高气傲,虚怀若谷,夜郎自大,一如既往,一意孤行,执而不化,直情径行,自行其是,死心塌地,对牛弹琴,刚愎自用,朽木不可雕,执迷不悟,自以为是
形容听人言的成语有哪些
安分守己,搬口弄舌,笨口拙舌,辩才无碍,不切实际,不拘形迹,不着边际,不苟言笑,长谈阔论,出口成章,出言吐气,窗外有耳,春蚕抽丝,春蛙秋蝉,春葩丽藻,此时无声胜有声,辞旨甚切,从容不迫,大发议论,当时谈宗,道听途说,方领矩步,废话连篇,分条…
形容听人指挥的成语
常胜将军,发号施令,发综指示,发纵指示,寒泉之思,韩信将兵,拘神遣将,决胜千里,锣鼓喧天,如臂使指,神通广大,使臂使指,天兵天将,挟天子以令诸侯,颐指气使,指挥若定,多多益善,雄才大略,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