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头如新 [ bái tóu rú xīn ]
释义: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2、不打不成相识 [ bù dǎ bù chéng xiāng shí ]
释义: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出处: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
3、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释义: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4、洞鉴废兴 [ dòng jiàn fèi xīng ]
释义: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代兴盛衰败情况。
出处:《魏书·李顺传》:“卿往复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不克以不?”
5、洞若观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释义: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出处:《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
6、洞彻事理 [ dòng chè shì lǐ ]
释义:洞彻: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
7、独辟蹊径 [ dú pì xī jìng ]
释义: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
8、耳目昭彰 [ ěr mù zhāo zhāng ]
释义:昭彰:十分明显,人所共见。众人已听到和看到,十分明显。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无法藏匿。
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七回:“却说刑部审问过,见耳目昭彰,料难隐瞒,十分为过学士不安,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
10、官止神行 [ guān zhǐ shén xíng ]
释义: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出处:《庄子·养生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11、观过知仁 [ guān guò zhī rén ]
释义: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
出处:《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2、管窥蠡测 [ guǎn kuī lǐ cè ]
释义: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13、和蔼可亲 [ hé ǎi kě qīn ]
释义: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14、恨相知晚 [ hèn xiāng zhī wǎn ]
释义: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15、囫囵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释义: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六》:“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
16、画虎画皮难画骨 [ huà hǔ huà pí nán huà gǔ ]
释义:比喻认识一个人容易,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难。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17、开物成务 [ kāi wù chéng wù ]
释义:开:开通,了解;务:事务。通晓尤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
出处:《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18、老死不相往来 [ 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
释义: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出处:《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19、了如指掌 [ liǎo rú zhí zhǎng ]
释义: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20、浅尝辄止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释义: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出处:清 彭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21、蜻蜓点水 [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
释义: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出处:唐·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22、熟能生巧 [ shú néng shēng qiǎo ]
释义: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出处: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也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一回
23、寻根问底 [ xún gēn wèn dǐ ]
释义: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同“寻根究底”。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至于内中暧昧情节,谁曾亲眼见来,何必去寻根问底!”
24、一目了然 [ yī mù liǎo rán ]
释义: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三溪道路,一目了然。”
25、一团漆黑 [ yī tuán qī hēi ]
释义: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出处:陈登科《破壁记》:“这时候,突然狂风大作,一片乌云飞也似地扑来,把月亮吞没了,山冲里顿时一团漆黑。”
26、疑团莫释 [ yí tuán mò shì ]
释义:心里有很多疑问,没有解开。
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二卷:“微君言,疑团莫释!”
27、不甚了了 [ bù shèn liǎo liǎo ]
释义: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出处:宋·洪迈《夷坚丁志·黄州野人》:“初不甚了了,养之数日,始能言,乃实人也。”
28、不言而喻 [ bù yán ér yù ]
释义: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29、了若指掌 [ liǎo ruò zhǐ zhǎng ]
释义: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于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30、盲人摸象 [ máng rén mō xiàng ]
释义: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出处:《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形容了解深入的成语(40个)
••阅读 3253
(0)
纠错/补充
猜你喜欢
形容深入调研的成语
察言观行,徵名责实,名实相符
形容想要了解的成语
挨山塞海,挨风缉缝,捱风缉缝,安内攘外,按图索籍,暗无天日,熬油费火,鳌头独占,八万四千,八府巡按,把饭叫饥,拔刀相助,拔山盖世,拔本塞原,拔本塞源,拔群出萃,白兔赤乌,白虹贯日,百家争鸣,百川朝海,百怪千奇,百废待兴,百读不厌,不分伯仲,…
形容了解政策的成语
避坑落井,不甚了了,不知所以,长治久安,趁火打劫,等而下之,调查研究,洞彻事理,洞鉴废兴,耳目昭彰,繁荣兴旺,繁荣富强,繁荣昌盛,佛头着粪,浮光掠影,福无双至,官止神行,管窥蠡测,观过知仁,国富民强,国富民安,国泰民安,和蔼可亲,恨相知晚,…
形容一点也不了解的成语
博大精深,博学多才,博览群书,不学无术,不甚了了,不知所以,不知所云,不知所言,才高八斗,大惑不解,见多识广,满腹经纶,茫然不解,冥顽不灵,目不识丁,全智全能,声色狗马,水过鸭背,无所不知,心中无数,学贯中西,学贯古今,一物不知,学富五车,…
形容了解对方成语
按图索籍,百战不殆,不可思议,不得而知,不知就里,不见舆薪,不败之地,大惑不解,洞如观火,洞察一切,洞烛其奸,洞见症结,管中窥豹,管窥蠡测,黑白分明,泾渭分明,炯炯有神,刻骨铭心,窥见一斑,烂如指掌,历历可数,立于不败之地,了如指掌,了若指…
形容了解对方的成语
按图索籍,百战不殆,不可思议,不得而知,不知就里,不见舆薪,不败之地,大惑不解,洞如观火,洞察一切,洞烛其奸,洞见症结,管中窥豹,管窥蠡测,黑白分明,泾渭分明,炯炯有神,刻骨铭心,窥见一斑,烂如指掌,历历可数,立于不败之地,了如指掌,了若指…
形容了解一切的成语
挨山塞海,挨风缉缝,捱风缉缝,安内攘外,暗无天日,熬油费火,八万四千,八府巡按,把饭叫饥,拔刀相助,拔本塞原,拔本塞源,拔群出萃,白兔赤乌,白虹贯日,百家争鸣,百川朝海,百怪千奇,百废待兴,百读不厌,不计其数,车载斗量,成千上万,堆积如山,…
形容很不了解的成语
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得其故,百思莫解,鞭辟入里,不可思议,不甚了了,不知所以,大惑不解,浮光掠影,孤陋寡闻,囫囵吞枣,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井蛙之见,举一反三,满腹狐疑,满肚疑团,满腹疑团,茫然不解,没精打采,迷惑不解,莫名其妙,穷源竟委,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