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大全

愤愤

 [  fèn fèn  ]

基本释义

  • fèn fèn
  • ㄈㄣˋ ㄈㄣˋ
  • 憤憤
  • nfa nfa
  • AA式

词典解释

⒈  很生气的样子:愤愤不平。也作忿忿。

引证解释

⒈  心求通而未得貌。

《论语·述而》“不愤不啟,不悱不发” 何晏 集解引 汉 郑玄 注:“孔子 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啟发为説之。”

⒉  指烦闷不舒貌。 金 王若虚 《君事实辨下》:“宋 孔熙先 博学文史,兼通数术,有纵横才志。

文帝 时,为散骑侍郎,不为时知,愤愤不得志。”
明 归有光 《与沉敬甫书》之五:“但千古哭声,未尝不同,何论前世有 屈原、贾生 耶?以发吾之愤愤而已。”

⒊  气愤不平。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自 王莽 篡 汉,常愤愤,怀復社稷之虑。”
《宋书·殷景仁传》:“湛 既入,以 景仁 位遇本不踰己,一旦居前,意甚愤愤。”
明 刘基 《牡丹会诗序》:“有向隅而不获与羣,则愤愤然见於色,形於辞。”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自甲申沦陷,以至今日,愤愤于腥羶贱种者何地蔑有?”
朱自清 《侮辱》:“可是--也说不出什么,只喃喃了两声,便愤愤然走了。”

国语辞典解释

⒈  心中气愤不平的样子。

〈文明小史·第二回〉:「传知各童生,大众俱有愤愤之意。」

⒉  心求通而未得的样子。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句下宋·邢昺·疏:「言人若不心愤愤,则孔子不为开说。」

近义词、反义词

翻译

词语拆字

『愤愤』(fen|fen|)同音词

  • 忿忿同‘愤愤 ’。
  • 忿愤1.愤怒不平。
  • 份份1.彬彬。文质兼备貌。
  • 棼棼1.扰乱貌。 2.众多貌。
  • 分分1.怨恨。分,通"忿"。《吕氏春秋·慎大》:"桀为无道,暴戾顽贪,天下颤恐而患之。言者不同,纷纷分分,其情难得。"高诱注:"分分,恐恨也。"俞樾《诸子平议·吕氏春秋二》:"分分,当作忿忿。"一说此"分"假为"混","混混",亦殽乱义。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慎大》。
  • 芬芬1.芳香。 2.犹纷纷。杂乱貌。
  • 雰雰f摵n]〈书〉霜雪等很盛的样子:雨雪~。
  • 纷纷①(言论、往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议论~ㄧ落叶~。 ②(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大家~提出问题。
  • 愤忿1.愤怒。
(0)
纠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