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 jì zhù
- ㄐ一ˋ ㄓㄨˋ
- 記注
- yn iyg
词典解释
⒈ 记录史实。周代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汉代以后,起居注官侍天子左右记录言行。
⒉ 起居注;编年实录。
⒊ 记述、注释。
⒋ 挂怀,关注。
引证解释
⒈ 记录史实。 周 代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汉 代以后,起居注官侍天子左右记录言行。
引汉 王粲 《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且当先除 曹操,以卒先公之恨,事定之后,乃议兄弟之怨,使记注之士,定曲直之评,不亦上策邪?”
唐 柳虬 《上周太祖书》:“而 汉 魏 已还,密为记注,徒闻后世,无益当时,非所谓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者也。”
《金史·孟浩传》:“浩 对曰:‘良史直笔,君举必书。帝王不自观史,记注之臣乃得尽其直笔。’”
⒉ 起居注;编年实录。
引隋 牛弘 《请开献书表》:“故知衣冠轨物图画记注,播迁之餘,皆归 江左。”
《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四年》:“上就起居舍人 魏謩 取记注观之。”
胡三省 注:“记注,即起居注。”
⒊ 记述、注释。
引清 尤侗 《余宾硕<金陵览古>序》:“驾言出游,匝月而穷其胜,得诗六十首,首各记注。”
⒋ 挂怀,关注。
引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乃工科给事中 王培佑,日前因事召见,奏言拳民忠勇可用,颇蒙记注。”
犹记录。 《后汉书·律历志论》:“歷载弥久,暨於 黄帝,班示文章, 重 黎 记註。”
《旧唐书·柳登传》:“然 芳 勤於记註,含毫罔倦。”
清 赵翼 《余既答稚存黄金之嘲乃又有诗来索战再作长句报之》:“我将请司甲乙帐,朱出墨入烦记註。”
近义词、反义词
翻译
词语拆字
『记注』(ji|zhu|)同音词
- 机杼①〈书〉指织布机。
②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自出~。
- 计嘱1.设法嘱托。指行贿﹐通关节。
- 季主1.汉代卜筮者司马季主。《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后用以指代卜筮者。
2.季王。
- 肌注1. 肌肉注射的简称。
- 髻珠1.佛教语。国王发髻中的明珠。语本《法华经.安乐行品》:"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佛教因以"髻珠"比喻第一义谛﹑甚深法义。
- 济助1.救助;帮助。
- 稽诛1.稽延讨伐。语出《韩非子.难四》:"稽罪而不诛﹐使渠弥含憎惧死以僥幸。"
- 赍助1.亦作"賷助"。
2.资助。
- 极诛1.诛杀。极,通"殛"。
- 极烛1.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