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释义
- chǐ ɡé
- ㄔˇ ㄍㄜˊ
- 恥格
- bh stk
词典解释
⒈ 知羞耻而归于正。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邢昺疏:“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修而归正也。”
引证解释
⒈ 知羞耻而归于正。
引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邢昺 疏:“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脩而归正也。”
唐 张九龄 《故襄州刺史靳公遗爱铭序》:“夫然后人斯耻格,庭少諍讼。”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且进人以行,则枝叶安有难别乎?防下以礼,则耻格安有不形乎?”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当今四海之广,而刑奏止息,逮乎逾月,足彰耻格之化。”
近义词、反义词
翻译
词语拆字
『耻格』(chi|ge|)同音词
- 鸱革1.指用革囊浮之于江的春秋吴人伍子胥。
- 齿革1.上古特指象牙和犀牛皮。
- 褫革1.谓剥夺冠服,革除功名。
- 池阁1.池苑楼阁。
- 敕格1.朝廷颁定的律法。
- 斥革开除;革除:屡遭斥革|斥革功臣。
- 赤葛1.何首乌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