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式成语共收录655个复句式成语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duàn bù jué ]
释义: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出处:《文选·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sǐ bù jiāng ]
释义: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 bài shì yǒu yú,chéng shì bù zú ]
释义: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出处:茅盾《子夜》九:“此等聚众骚扰的行径,分明是没有教育的人民一时间的冲动罢了!败事有余,成事不足。”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 bīng lái jiàng dí,shuǐ lái tǔ yàn ]
释义: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出处:元·无名氏《云台门》第一折:“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兄弟也,你领兵就随着我来,不可延迟也。”
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 bīng cáng wǔ kù mǎ rù huà shān ]
释义: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出处:北周·庚信《贺平邺都表》:“当今鹿台已散,离宫已遗,兵藏武库,马入华山。”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 ]
释义: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bù sāi bù liú,bù zhǐ bù xíng ]
释义: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出处: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 bù yǐ guī jǔ,bù chéng fāng yuán ]
释义: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cáng zhī míng shān,chuán zhī qí rén ]
释义: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现,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 chéng rén bù zì zài,zì zài bù chéng rén ]
释义: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九卷:“谚云:‘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此言虽浅,然实切至之论,千万勉之。”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chéng shì bù zú,bài shì yǒu yú ]
释义:指办不好事情,反而把事情弄糟。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三:“梅厂长这个人的能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chéng yě xiāo hé,bài yě xiāo hé ]
释义: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出处: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 ]
释义: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出处: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 chéng zé wéi wáng,bài zé wéi kòu ]
释义: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败了就是非法的。
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31回:“单枪匹马领三军,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 chéng xìng ér lái,bài xìng ér guī ]
释义: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吃一堑,长一智 [ chī yī qiàn,zhǎng yī zhì ]
释义: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出处: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 chūn shēng xià zhǎng,qiū shōu dōng cáng ]
释义: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此一时,彼一时 [ cǐ yī shí,bǐ yī shí ]
释义:此:这;彼:那。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 chā ruò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
释义: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 chā yǐ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 ]
释义: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谬:同“缪”。开始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