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峨眉山月歌

唐代 ·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0)
纠错/补充

峨眉山月歌翻译和注释

译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注释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qiāng)江水流。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今夜。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下:顺流而下。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赏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峨眉山月歌拼音版

é méi shān yuè bàn lún qiū ,yǐng rù píng qiāng jiāng shuǐ liú 。
yè fā qīng xī xiàng sān xiá ,sī jun1 bú jiàn xià yú zhō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峨眉山月歌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他隐居庐山,但仍密切注视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后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败被杀,李白坐系浔阳狱,第二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飘泊于武昌、浔阳、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纵观李白一生,其思想是比较复杂的。儒家、道家、纵横家、游侠思想对他都有影响。他企羡神仙,向往隐逸,可是又不愿「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而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又不愿走科举的道路。他想通过隐居,求仙获取声望,从而在名人荐举下,受到皇帝征召重用,以便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然后功成身退。诗人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度过狂放而又坎坷的一生。李白存诗九百九十多首。这些诗歌,或以奔放的激情表达对理想政治的热烈追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或以犀利的笔锋揭露政治集团的荒淫腐朽;或以善描的画笔点染祖国壮丽的山河。他的诗篇,无论五言七言,无论古体近体,无不别具风格,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有《李太白集》。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精彩推荐

  •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2]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

    【浣溪沙】 惆怅梦余山月斜, 孤灯照壁背窗纱, 小楼高阁谢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 一枝春雪冻梅花, 满身香雾簇朝霞。

  •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 关山月

    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 渔父歌

    白首何老人,蓑笠蔽其身。避世长不仕,钓鱼清江滨。
    浦沙明濯足,山月静垂纶。寓宿湍与濑,行歌秋复春。
    持竿湘岸竹,爇火芦洲薪。绿水饭香稻,青荷包紫鳞。
    于中还自乐,所欲全吾真。而笑独醒者,临流多苦辛。

  •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 登峨眉山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