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骊山

唐代 · 杜甫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0)
纠错/补充

骊山翻译和注释

赏析

骊山拼音版

lí shān jué wàng xìng ,huā è bà dēng lín 。dì xià wú cháo zhú ,rén jiān yǒu cì jīn 。
dǐng hú lóng qù yuǎn ,yín hǎi yàn fēi shēn 。wàn suì péng lái rì ,zhǎng xuán jiù yǔ lí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骊山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精彩推荐

  • 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

    君子体清尚,归处有兼资。虽然经济日,无忘幽栖时。
    卜居旧何所,休浣尝来兹。岑寂罕人至,幽深获我思。
    松涧聆遗风,兰林览馀滋。往事诚已矣,道存犹可追。
    遗子后黄金,作歌先紫芝。明德有自来,奕世皆秉彝。
    岂与磻溪老,崛起周太师。我心希硕人,逮此问元龟。
    怊怅既怀远,沉吟亦省私。已云宠禄过,况在华发衰。
    轩盖有迷复,丘壑无磷缁。感物重所怀,何但止足斯。

  •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名山何壮哉,玄览一徘徊。御路穿林转,旌门倚石开。
    烟霞肘后发,河塞掌中来。不学蓬壶远,经年犹未回。

  • 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
    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

  • 奉和登骊山应制

    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混沌疑初判,洪荒若始分。

  •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骊阜镇皇都,銮游眺八区。原隰旌门里,风云扆座隅。
    直城如斗柄,官树似星榆。从臣词赋末,滥得上天衢。

  • 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

    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
    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

  • 酬郑户曹骊山感怀

    苍山何郁盘,飞阁凌上清。先帝昔好道,下元朝百灵。
    白云已萧条,麋鹿但纵横。泉水今尚暖,旧林亦青青。
    我念绮襦岁,扈从当太平。小臣职前驱,驰道出灞亭。
    翻翻日月旗,殷殷鼙鼓声。万马自腾骧,八骏按辔行。
    日出烟峤绿,氛氲丽层甍。登临起遐想,沐浴欢圣情。
    朝燕咏无事,时丰贺国祯。日和弦管音,下使万室听。
    海内凑朝贡,贤愚共欢荣。合沓车马喧,西闻长安城。
    事往世如寄,感深迹所经。申章报兰藻,一望双涕零。

  • 过骊山

    翠辇红旌去不回,苍苍宫树锁青苔。
    有人说得当时事,曾见长生玉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