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战城南(战城南)

汉代 · 两汉乐府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0)
纠错/补充

战城南翻译和注释

译文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城南城北都有战事,有许多人战死在野外,尸体不埋葬乌鸦来啄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请为我对乌鸦说:“在吃我们外乡的战士之前请为我们悲鸣几声!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战死在野外没人会为我们埋葬,这些尸体哪能从你们口中逃掉呢?”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清澈透明的河水在不停地流淌着,茂密的蒲苇草显得更加葱郁。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善战的骏马都在战斗中牺牲,只有劣马还在战场上徘徊哀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在桥梁上筑起了营垒工事,那南北两岸的人民将如何交往?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无人收获庄稼你们吃什么?就是想成为忠臣保卫国家都无法实现啊!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怀念那些忠诚卫国的好战士,那些忠良将士实在令人怀念: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天刚亮他们就忙着出去打仗,可是到晚上却未能一同回来。

参考资料:

1、(北宋)郭茂倩编 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12-13

注释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zàng)乌可食。
郭:外城。野死:战死荒野。野死:死于野外。乌:乌鸦。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客:指战死者,死者多为外乡人故称之为“客”。豪:同“嚎”,大声哭叫,号叫。

野死谅(liàng)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谅:当然。安:怎么。

水深激(jī)激,蒲苇冥(míng)冥;
激激:清澈的样子。冥冥:深暗的样子。

(xiāo)骑战斗死,驽(nú)马徘(pái)(huái)鸣。
枭骑:通“骁”,作“勇”解,指善战的骏马。驽马:劣马,此诗中指疲惫的马。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梁:表声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良臣:指忠心为国的战士。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参考资料:

1、(北宋)郭茂倩编 崇贤书院释译.乐府诗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12-13

赏析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城南、郭北,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到处都在进行战争,到处都有流血和死亡。抒写一场激烈的战事,起句刚叙及“战”,便径接以“死”,而对士卒杀敌的悲壮场景,不作一语描述。战争过后,大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成群的乌鸦,“呀呀”地叫着,争啄着这些无人掩埋的战士。面对这样的惨状,谁都不能不惊心动魄。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这可以理解为是诗人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这些惨死的战士大声恸哭;也可以理解为死去的战士为自己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他们悲鸣几声。

  “水深激激,薄苇冥冥”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战场荒凉悲惨的气氛。清凉的河水流淌着,茫茫的蒲苇瑟瑟着,似乎在向人们哭诉着战争的灾难。“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突然,一声战马的长嘶,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它身受重伤,已经不中用了,但仍然徘徊在死去的勇士身旁,悲鸣着不肯离去。表面上,是对战场上的景物作客观叙写,但这些景物,却是经过诗人严格挑选了的典型画面,无一不寄托着诗人深沉的感情在内。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这里,不只是对眼前战场的情景进行描述,而是把眼光移向了整个社会:战争不仅驻把无数的兵士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而且破坏了整个社会生产,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最后四句,诗人抒发了对死难士卒的哀悼之情。“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子”和“良臣”在这里是同位语,指那些牺牲了的战士。诗人饱含感情,用一个“诚”字,倾吐了自己内心的悲痛。“朝行出攻,暮不夜归。”感叹战士一去不复返,语句极其沉痛,引起人莫大的悲哀。结尾两句同开头勇士战死遥相呼应,使全诗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气氛。

  这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但诗中运用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歌辞中死人居然说话了,这就是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例证。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69-70

战城南拼音版

【zhàn chéng nán 】 zhàn chéng nán ,sǐ guō běi ,yě sǐ bú zàng wū kě shí 。[1] wéi wǒ wèi wū :qiě wéi kè háo ![2] yě sǐ liàng bú zàng ,fǔ ròu ān néng qù zǐ táo ?[3] shuǐ shēn jī jī ,pú wěi míng míng ;[4] xiāo qí zhàn dòu sǐ ,nú mǎ pái huái míng 。[5] liáng zhù shì ,hé yǐ nán ?hé yǐ běi ?[6] hé shǔ bú huò jun1 hé shí ?yuàn wéi zhōng chén ān kě dé ?[7] sī zǐ liáng chén ,liáng chén chéng kě sī :[8] cháo háng chū gōng ,mù bú yè guī ![9]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战城南作者

【乐府】: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说:「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标志着「乐府」这一名称含义的演变。汉乐府诗许多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间歌谣,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具有「刚健清新」的特色,它和《诗经》的「风诗」,奠定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汉代乐府诗的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这是后世五、七言诗的先声。汉代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宋人郭茂倩编集的《乐府诗集》一百卷,是一部乐府歌辞的总集,上起陶唐,下止五代,搜集资料十分丰富。又其各篇的「解题」,对各种曲调、各篇曲辞发展演变的叙述,也极详备。

精彩推荐

  • 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 战城南

    战城南,冲黄尘,丹旌电烻鼓雷震。
    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
    仗大顺,应三灵,义之所感士忘生。
    长剑击,繁弱鸣,飞镝炫晃乱奔星。
    虎骑跃,华眊旋,朱火延起腾飞烟。
    骁雄斩,高旗搴,长角浮叫响清天。
    夷群寇,殪逆徒,馀黎落惠咏来苏。
    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

  •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
    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烽火然不息,
    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
    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二首

    万里桑干傍,茫茫古蕃壤。将军貌憔悴,抚剑悲年长。
    胡兵尚陵逼,久住亦非强。邯郸少年辈,个个有伎俩。
    拖枪半夜去,雪片大如掌。
    碛中有阴兵,战马时惊蹶。轻猛李陵心,摧残苏武节。
    黄金锁子甲,风吹色如铁。十载不封侯,茫茫向谁说。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战城南

    城南征战多,城北无饥鸦。白骨马蹄下,谁言皆有家。
    城前水声苦,倏忽流万古。莫争城外地,城里有闲土。

  •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 战城南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