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韦处士郊居

唐代 · 雍陶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0)
纠错/补充

韦处士郊居翻译和注释

译文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
红叶在风中纷纷飘落,铺满了整个庭院,使人仿佛置身于诗的境界。步上台阶,只听叮叮咚咚的琴声在身畔缭绕,哦,原来正溅落着一道隐蔽的飞泉。

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走出门外,已是夕阳西下,秋天的景色也失去了平时的姿彩。只剩下冷森森的万竿绿竹。沉沉的暮烟正从蜿蜒流淌的溪水上升腾起来。

注释

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qì)琴声滴暗泉。
绕砌:石阶。

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万条寒玉:玉质清凉,故称寒玉。多用以比喻清冷雅洁之物。此指寒竹。

赏析

首联写韦处士郊居庭院景物,起句描写整个庭院满是飘飞飘落的红叶,将深秋庭院装点得色彩绚丽、纹饰斑斓,极富诗情画境。所以,诗人以“诗境”二字赞叹共庭院之奇景妙境,虽然抽象,但却绝佳,堪称微妙夺神。而韦处士并不去清扫地面的红叶,顺其自然,一任红叶飘落,表现出韦处士喜爱、欣赏自然野趣的兴致。次句写韦处士室内弹琴,那清泠的琴声在庭院台阶间缭绕回旋,从琴声流荡之间,不时地从暗处传出泉水滴答的声响,琴声有暗泉的泉水滴答声响陪伴,汇成自然美妙的音韵和旋律。古代弹奏琴声,多有觅求知音的寓意。此处,写琴声有暗泉相伴,暗示出韦处士以自然天籁为知音的自得其乐的清高。

次联写韦处士郊居门外的景物。三句写门外正是秋晚黄昏晴好的天气,放眼望去,满目秋色,一个“老”字,点染出秋色的苍翠浓深。末句以“寒玉”、“溪烟”之意象描摹秋色之“老”。“寒玉”,一般形容清冽雅洁的物象,如水、月、竹。此诗“万条寒玉”,是形容、描摹韦处士门外生长了茂密的苍翠挺拔的青竹,好像万条寒洌的碧玉清高地耸立于尘世。“一溪烟”,是写韦处士门外临近一条溪流,那溪流从万条寒玉之间穿过,水面上飘浮着如烟似雾的潆漾水气,更烘衬出韦处士郊居的清幽、雅洁,特别是“寒玉”意象更具隐喻意味,似乎衬托并象征着韦处士的人格与精神。全诗一句一景,按照“满庭”与“门外”两截描摹,借境写入,见境知人,耐人寻味。

韦处士郊居拼音版

mǎn tíng shī jìng piāo hóng yè ,rào qì qín shēng dī àn quán 。
mén wài wǎn qíng qiū sè lǎo ,wàn tiáo hán yù yī xī y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韦处士郊居作者

雍陶(805─?)。字国钧,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出身贫寒。文宗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曾任侍御史。大中六年(852),授国子毛诗博士。大中八年(854),出任简州(今四川简阳县)刺史,世称雍简州。一年曾多次穿三峡,越秦岭,在江南、塞北许多地方游历过,写过不少纪游诗。后辞官闲居,养疴傲世。不知所终。工诗。与王建、贾岛、姚合、章孝标等交往唱合。其诗多旅游题咏、送别寄赠之作,擅长律诗和七绝。《全唐诗》录存其诗一百三十一首,编为一卷。《全唐文》录存其文二篇。

精彩推荐

  • 秋中过独孤郊居(即公主子)

    开园过水到郊居,共引家童拾野蔬。高树夕阳连古巷,
    菊花梨叶满荒渠。秋山近处行过寺,夜雨寒时起读书。
    帝里诸亲别来久,岂知王粲爱樵渔。

  • 奉和武相公郊居寓目

    黄扉晚下禁垣钟,归坐南闱山万重。
    独有月中高兴尽,雪峰明处见寒松。

  • 题王处士郊居

    半依云渚半依山,爱此令人不欲还。负郭田园九八顷,
    向阳茅屋两三间。寒松纵老风标在,野鹤虽饥饮啄闲。
    一卧江村来早晚,著书盈帙鬓毛斑。

  • 怀伊川郊居

    衰疾常怀土,郊园欲掩扉。虽知明目地,不及有身归。
    巩树秋阴遍,伊原霁色微。此生看白首,良愿已应违。

  • 寄题尉迟少卿郊居

    卿仕在关东,林居思不穷。朝衣挂壁上,厩马放田中。
    隅坐唯禅子,随行只药童。砌莎留宿露,庭竹出清风。
    浓翠生苔点,辛香发桂丛。莲池伊水入,石径远山通。
    愚者心还静,高人迹自同。无能相近住,终日羡邻翁。

  • 题韦隐居西斋(一作题韦处士山居)

    劚药去还归,家人半掩扉。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
    寺远僧来少,桥危客到稀。不闻砧杵动,应解制荷衣。

  • 别韦处士

    南北断蓬飞,别多相见稀。更伤今日酒,未换昔年衣。
    旧友几人在,故乡何处归。秦原向西路,云晚雪霏霏。

  • 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秋来凫雁下方塘,系马朝台步夕阳。村径绕山松叶暗,
    野门临水稻花香。云连海气琴书润,风带潮声枕簟凉。
    西下磻溪犹万里,可能垂白待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