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江上居寄山中客

唐代 · 李频
山后与山前,相思隔叫猿。残云收树末,返照落江源。
苦雨秋涛涨,狂风野火翻。朝来卖药客,遇我达无言。
(0)
纠错/补充

江上居寄山中客翻译和注释

赏析

江上居寄山中客拼音版

shān hòu yǔ shān qián ,xiàng sī gé jiào yuán 。cán yún shōu shù mò ,fǎn zhào luò jiāng yuán 。
kǔ yǔ qiū tāo zhǎng ,kuáng fēng yě huǒ fān 。cháo lái mài yào kè ,yù wǒ dá wú y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江上居寄山中客作者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林西山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唐宣宗大中八年(854),频中进士,调校书郎,任南陵县主簿,又升任武功县令。在任武功令时,当地强暴横行,李频针对时弊,查明地方恶霸实情,陈报上司,予以严惩。适遇荒年,遂开仓赈济,并进而教育百姓开发水利,引水灌田,使粮食丰收,人民安居乐业。善政传闻唐室,懿宗给予嘉许,后李频升侍御史,调都官员外郎。乾符年间李频上表自荐,请任建州刺史。当时正值黄巢起义军从浙江衢州开山700里过建州,又因唐王朝宦官擅权,藩镇割据,盗贼四起,县政不治,建州局势相当混乱。李频到任后,首先宣布政教条例,严肃官规,惩办盗贼,礼与法相提并行,使建州社会得以安定,民生安宁。

李频初到建州时,曾有《之任建安渌溪亭偶作二首》诗:“入境当春务,农蚕事正殷。逢溪难饮马,度岭更劳人。想取烝黎泰,无过赋敛均。不知成政后,谁是得为邻”。足见李频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李频死后,建州父老将他卜葬在“县之永乐洲”。又念及李频生前甚爱梨山风景,便在梨山建庙,用庙前大梨木刻成李频象,立在庙殿中,以供拜念。宋人有诗“建安梨岳老梨木,刻作唐朝建州牧”。庙今已荒废。

李频整顿吏治,安定社会,发官仓赈济灾民,雇乡民疏通六门堰,按故道引水灌田。唐懿宗奖以绯衣、银鱼,调京任侍御史,后升任都官员外郎。不久,任建州(今福建建瓯)刺史。频以礼法治下,深受百姓爱戴。乾符三年(876),频病死任内,建州百姓举城致哀,建梨岳庙以祀之。寿昌父老相与扶柩,归葬于永乐(今李家),并建都官祠以示纪念。天复年间(901~904),李频的儿子将父母棺柩运回家乡埋葬,途中遇战乱,无法运行,只好葬在昭武光泽的大乌洲。于是李频之后裔也就定居在光泽,今人称之为:“梨山李氏”。李频一生诗作甚多,大多散佚。宋嘉熙三年(1239),金华人王野任建州太守,于京城书肆中得李诗195篇,辑为《梨岳诗集》,并为之序。《全唐诗》载李诗208首。历代评李诗“清新警拔”、“清逸精深”。

李频著作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清代建安人郑修楼曾有诗赞曰:“千载嫡仙携手笑,李家天上两诗人”。把李频和李白并举。《湘口送友人》是李频的代表作之一,受到历代诗家的好评。

李频的故乡寿昌河南建有都官祠,故居石门塘有梨山古庙。1988年李频诞辰1170年之际,由县历史学会发起,有关部门集资在灵栖洞风景区建“梨岳亭”,立李频纪念碑,让前来灵栖洞游览的游人都能了解李频的事迹。

精彩推荐

  •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 春暮郊居寄朱舍人

    幽深不让子真居,度日闲眠世事疏。春水满池新雨霁,
    香风入户落花馀。目随鸿雁穷苍翠,心寄溪云任卷舒。
    回首知音青琐闼,何时一为荐相如。

  • 酬乐天早夏见怀

    庭柚有垂实,燕巢无宿雏。我亦辞社燕,茫茫焉所如。
    君诗夏方早,我叹秋已徂。食物风土异,衾裯时节殊。
    荒草满田地,近移江上居。八日复切九,月明侵半除。

  • 村居寄张殷衡

    金氏村中一病夫,生涯濩落性灵迂。唯看老子五千字,
    不蹋长安十二衢。药铫夜倾残酒暖,竹床寒取旧毡铺。
    闻君欲发江东去,能到茅庵访别无。

  • 寺居寄杨侍御

    雨过北林空晚凉,院闲人去掩斜阳。十年多病度落叶,
    万里乱愁生夜床。终欲返耕甘性拙,久惭他事与身忙。
    还知谢客名先重,肯为诗篇问楚狂。

  • 新卜原上居寄袁校书

    贫居乐游此,江海思迢迢。雪夜书千卷,花时酒一瓢。
    独愁秦树老,孤梦楚山遥。有路应相念,风尘满黑貂。

  • 越中寺居寄上主人

    野寺初容访静来,晚晴江上见楼台。中林有路到花尽,
    一日无人看竹回。自晒诗书经雨后,别留门户为僧开。
    苦心若是酬恩事,不敢吟春忆酒杯。

  • 夏日盩厔郊居寄姚少府

    古木有清阴,寒泉有下深。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甚思中夜话,何路许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