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南北朝 · 韩愈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郡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致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庐。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邪?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0)
纠错/补充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翻译和注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伯乐一走过冀北的郊野,马群就空了。那冀北的马在天下是最多的,伯乐虽然善于相马,又怎么能够使马群为之一空呢?解释的人说:“我所说的空,不是没有马,是没有好马。伯乐识马,遇到好马就把它挑了去,马群中没有留下好马了.假如没有好马了。即使说没有马,也不是虚夸的话。”

  东都洛阳,本来是士大夫的冀北,怀有才能,深深隐居而不愿为官换取俸禄的人,洛水北岸的叫石生,洛水南岸的叫温生。大夫乌公,凭着天子赐给的斧月镇守河阳的第三个月,认为石生是人才,以礼为工具,将他罗致到幕府之下。没有几个月的工夫,又认为温生是人才,于是让石生作介绍人,以礼为工具,又将温生罗致到幕府之下。纵然东都确实有很多才能出众的人,早晨挑走一人,选拔其中最优秀的,晚上挑走一人,选拔其中最优秀的,那么从东都留守,河南府尹,到各部门的主管官员,以及我们两县的大夫,政事有不顺利之处,事情有疑惑不解之处,又到哪里去咨询从而妥善处理呢?士大夫辞去官位而闲居里巷的人,同谁去交游呢?年轻的后辈,到哪里去考察道德,询问学业呢?东西往来,经过东都的官员,也不能在他们的居处以礼仪拜访他们了.人们以这样的情况而称赞说:“大夫乌公一镇守河阳,东部处士的茅庐中竟没有人了!”难道不可以吗?

  天子治理天下,他所托重和依靠的人,只是宰相和将军罢了。宰相在朝廷为天子求贤人,将军在幕府为天子求得谋士和武将,这样,设想内外得不到治理,是不可能的了。我羁留此地,不能自己退而离去,想靠石生,温生的帮助直到告老归去。现在他们都被有权力的人夺去了,我怎么能不耿耿于怀呢?温生到了那里之后,在军门拜见乌公时,请以我前面说的关于宰相将军选拔人才的话,替天下道贺;请把我后面说的关于把我对他选尽东都贤人的私怨告诉他。

注释⑴伯乐:传说是春秋中期秦穆公时人,以善相马著称。冀:冀州的北部,今河北、山西一带地方,相传冀州出产良马。⑵东都:指洛阳。唐代首都长安,以洛阳为东都。⑶洛:洛河。⑷石生:名洪,字洁川,洛阳人。⑸温生:即温造,字简舆,曾隐居王屋山及洛阳,后官至礼部尚书。⑹乌公:乌重胤,元和五年(810年)任河阳军节度使、御史大夫。参阅前选《送石处士序》。⑺鈇钺:同“斧钺”,本是古代的两种兵器,后成为刑罚、杀戮之权的标志。此处指节度使的身份。⑻罗:罗网,此处用来比喻招聘贤士的手段。⑼幕下:即幕府中。军队出征,施用帐幕,为此古代将帅的官署叫“幕府”。⑽媒:中介。⑾尤:特异的、突出的。⑿河南尹:河南府的长官。⒀百司之执事:婉指百官。司:官署。⒁二县:指东都城下的洛阳县,河南县,当时韩愈任河南县令,所以称“吾辈二县之大夫”。⒂缙绅:也作“捂绅”。古代官员插笏于绅带间,此处指官员。⒃礼:此处指谒见,拜访。⒄南面:此处指皇帝。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皇帝见群臣时面向南而坐。 ⒅縻:系住,这里指束缚,羁留。⒆引去:引退,辞去。⒇介然:耿耿于心。(21)后所称:指石生,温生被选走,使河南人才空虚。(22)留守相公:当指东都留守郑余庆。相公,指宰相。(23)四韵:旧体诗一般为隔句押韵,四韵为八句。

创作背景

  该文约作于元和五年(810年)冬季,与《送石处士序》可视为姊妹篇。温处士名造,少好读书,隐居王屋山,一度为寿州刺史张建封的参军,后隐居洛阳。河阳军节度使乌重胤上任不久,即聘石洪至幕府。过了数月,又将温造征聘而去。韩愈被乌氏的求贤若渴所感动,为好友石洪、温造怀才得遇而欣喜。他在序文中热情赞扬石、温两人的出众才能与乌氏的知人善任。对他们的合力报国寄以般切期望,同时又对两位人才的离去表示无限惋惜之情。该文既与《送石处士序》相承而作,故处处以石、温二人并提,然而文章绝无雷同重叠之感。

赏析

  尽管此文与《送石处士序》为姐妹篇,事件与人物均相关涉,然而在写法上却有所变化,所以有相得益彰之美。例如前文体势自然,而本文则颇有造奇的文势。文章开头的一段譬喻,说“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用来比喻“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但却不紧接着说出来,而是先论述“马群遂空”的原因来比喻乌公搜罗东都贤士的情况。作者在文中既设奇喻,又在正文中反复议论以求其合,显得煞有介事,将本是韩愈个人的一个想法写成似颠扑不破的真理。为此,论其章法,该文比《送石处士序》那篇文章要显得曲折离奇。此外,该篇的立意要比前一篇单纯一些,无非是变着法儿赞扬温、石二人。以伯乐喻乌公,是为了赞扬温、石;极说温、石一去,东都政府和士群无所依恃,也是为了赞扬温、石。看来似乎说得过分了,但作者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在强调人才的可贵,提醒朝廷要高度重视人才。

  该文与《马说》同是宣扬重用人才的文章。然而写法自有不同。作者在本文中匠心独运,用“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比喻“大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赞颂乌重胤慧眼识贤、善于荐拔人才;又用“私怨于尽取”反衬乌公“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的难得可贵,石处士和温处士隐居在洛阳一带,韩愈与他们的关系密切,都是好朋友。石处士因大义而征召,温处士也因大义应聘出仕。这篇文章就是在送温处士时写的。文章赞扬了温处士出众的才能和乌大夫善于识人、用人的德才,作者惜别了两个老朋友,心里难过。但更希望人尽其才,他们都能得到任用,表达了为朝廷得到人才而欣慰以及自己失友的惋惜心情。

  文章用比喻与反衬,从“空”字引出“怨”字,而这“怨”比正面的“颂”乌公识才更具有力量。所以,本文笔法巧妙,渲染得当。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拼音版

  bó lè yī guò jì běi zhī yě ,ér mǎ qún suí kōng 。fū jì běi mǎ duō tiān xià 。bó lè suī shàn zhī mǎ ,ān néng kōng qí jun4 xié ?jiě zhī zhě yuē :“wú suǒ wèi kōng ,fēi wú mǎ yě ,wú liáng mǎ yě 。bó lè zhī mǎ ,yù qí liáng ,zhé qǔ zhī ,qún wú liú liáng yān 。gǒu wú liáng ,suī wèi wú mǎ ,bú wéi xū yǔ yǐ 。”

  dōng dōu ,gù shì dà fū zhī jì běi yě 。shì cái néng shēn cáng ér bú shì zhě ,luò zhī běi yá yuē shí shēng ,qí nán yá yuē wēn shēng 。dà fū wū gōng ,yǐ fū yuè zhèn hé yáng zhī sān yuè ,yǐ shí shēng wéi cái ,yǐ lǐ wéi luó ,luó ér zhì zhī mù xià 。wèi shù yuè yě ,yǐ wēn shēng wéi cái ,yú shì yǐ shí shēng wéi méi ,yǐ lǐ wéi luó ,yòu luó ér zhì zhī mù xià 。dōng dōu suī xìn duō cái shì ,cháo qǔ yī rén yān ,bá qí yóu ;mù qǔ yī rén yān ,bá qí yóu 。zì jū shǒu hé nán yǐn ,yǐ jí bǎi sī zhī zhí shì ,yǔ wú bèi èr xiàn zhī dà fū ,zhèng yǒu suǒ bú tōng ,shì yǒu suǒ kě yí ,xī suǒ zī ér chù yān ?shì dà fū zhī qù wèi ér xiàng chù zhě ,shuí yǔ xī yóu ?xiǎo zǐ hòu shēng ,yú hé kǎo dé ér wèn yè yān ?jìn shēn zhī dōng xī háng guò shì dōu zhě ,wú suǒ lǐ yú qí lú 。ruò shì ér chēng yuē :“dà fū wū gōng yī zhèn hé yáng ,ér dōng dōu chù shì zhī lú wú rén yān 。”qǐ bú kě yě ?

  fū nán miàn ér tīng tiān xià ,qí suǒ tuō zhòng ér shì lì zhě ,wéi xiàng yǔ jiāng ěr 。xiàng wéi tiān zǐ dé rén yú cháo tíng ,jiāng wéi tiān zǐ dé wén wǔ shì yú mù xià ,qiú nèi wài wú zhì ,bú kě dé yě 。yù mí yú zī ,bú néng zì yǐn qù ,zī èr shēng yǐ dài lǎo 。jīn jiē wéi yǒu lì zhě duó zhī ,qí hé néng wú jiè rán yú huái xié ?shēng jì zhì ,bài gōng yú jun1 mén ,qí wéi wú yǐ qián suǒ chēng ,wéi tiān xià hè ;yǐ hòu suǒ chēng ,wéi wú zhì sī yuàn yú jìn qǔ yě 。liú shǒu xiàng gōng shǒu wéi sì yùn shī gē qí shì ,yù yīn tuī qí yì ér xù zh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六朝以来讲究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提倡散体,他主张文学的语言要「词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对散文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文各体兼长,遒劲有力,条理畅达,语言精炼,为司马迁以后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韩愈的诗歌也有特点,气势壮阔,笔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他开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后来的宋诗影响很大。但有些诗流于险怪,是其缺点,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精彩推荐

  • 将赴朔方军应制

    礼乐逢明主,韬钤用老臣。恭凭神武策,远御鬼方人。
    供帐荣恩饯,山川喜诏巡。天文日月丽,朝赋管弦新。
    幼志传三略,衰材谢六钧。胆由忠作伴,心固道为邻。
    汉保河南地,胡清塞北尘。连年大军后,不日小康辰。
    剑舞轻离别,歌酣忘苦辛。从来思博望,许国不谋身。

  • 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

    吏道岂易惬,如君谁与俦。逢时将骋骥,临事无全牛。
    鲍叔幸相知,田苏颇同游。英资挺孤秀,清论含古流。
    出塞佐持简,辞家拥鸣驺。宪台贵公举,幕府资良筹。
    武士伫明试,皇华难久留。阳关望天尽,洮水令人愁。
    万里看一鸟,旷然烟霞收。晚花对古戍,春雪含边州。
    道路难暂隔,音尘那可求。他时相望处,明月西南楼。

  •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一作皇甫冉诗)

    江南相送隔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闻道全军征北虏,
    又言诗将会南河。边心冉冉乡人绝,寒色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行未蹉跎。

  •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独坐清天下,专征出海隅。九江皆渡虎,三郡尽还珠。
    组练明秋浦,楼船入郢都。风高初选将,月满欲平胡。
    杀气横千里,军声动九区。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
    戎虏行当翦,鲸鲵立可诛。自怜非剧孟,何以佐良图。

  •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馀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凤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

    风暖日暾暾,黄鹂飞近村。花明潘子县,柳暗陶公门。
    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南桥车马客,何事苦喧喧。

  •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 题温处士山居

    谁知白云外,别有绿萝春。苔绕溪边径,花深洞里人。
    逸妻看种药,稚子伴垂纶。颍上逃尧者,何如此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