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在第二的四字成语
临难苟免 [ lín nàn gǒu miǎn ]
释义:遇到危难时苟且偷生。
出处:《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
临难铸兵 [ lín nàn zhù bīng ]
释义:临到危难时,方才铸造兵器。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晏子春秋·杂上二十》:“溺者不问队,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队,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母难之日 [ mǔ nán zhī rì ]
释义:指自己的生日。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
碍难遵命 [ ài nán zūn mìng ]
释义:碍:妨碍;遵:遵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4回:“防务吃紧,兵不敷用,职守所在,碍难遵命。”
先难后获 [ xiān nán hòu huò ]
释义: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出处:《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厌难折冲 [ yàn nán zhé chōng ]
释义:指能克服困难,抗敌取胜。
出处:汉·刘向《说苑·尊贤》:“故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侧席而坐。远乎!贤者之厌难折冲也。”
知难而退 [ zhī nán ér tuì ]
释义: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灾难深重 [ zāi nán shēn zhòng ]
释义:灾难很多,而且严重。
出处:曹禺《永远向前》:“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时期,毛主席这篇《讲话》坚决有力地指挥着我们。”
临难不惧 [ lín nàn bù jǔ ]
释义:临:到;难:灾难;惧:恐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
出处:《韩非子·说疑》:“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
临难不恐 [ lín nàn bù kǒng ]
释义:临:到;难:灾难;恐:恐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
出处:《韩非子·说疑》:“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
临难无慑 [ lín nán wú shè ]
释义:慑:恐惧。面对危难,却无所恐惧。
出处: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公神道碑》:“公处屯安贞,赋诗颓饮,视得失蔑如也,临难无慑。”
临难不避 [ lín nán bù bì ]
释义:避:回避。到了危难之时并不躲避。形容勇敢胆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
千难万险 [ qiān nán wàn xiǎn ]
释义: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四折:“火焰山千难万险。”
千难万难 [ qiān nán wàn nán ]
释义:犹言好不容易。
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干功名千难万难,求身仕两次三番。”
遇难成祥 [ yù nàn chéng xiáng ]
释义: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愿他诸事如意,遇难成祥。”
遇难呈祥 [ yù nàn chéng xiáng ]
释义:碰到灾难也能化为吉祥。
出处:昆曲《十五贯》第七场:“若是想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找人能逢,谋事能成,赌钱能赢,起个数,便知分晓。”
排难解纷 [ pái nàn jiě fēn ]
释义:原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今指调停双方争执。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知难而进 [ zhī nán ér jìn ]
释义:迎着困难上。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