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第三的四字成语
本末倒置 [ běn mò dào zhì ]
释义: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颠来倒去 [ diān lái dǎo qù ]
释义: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将简帖儿掂,将妆盒儿按,开拆封皮孜孜看,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颠鸾倒凤 [ diān luán dǎo fèng ]
释义:比喻顺序失常。旧小说用来形容男女交欢。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绣帷里效绸缪,颠鸾倒凤百事有。”
颠乾倒坤 [ diān qiān dǎo kūn ]
释义:乾坤:指天地。能把天地颠倒。形容本领非常大。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二回:“我平生有个癖见,以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两种人物,都是龙跳虎踞的精神,颠乾倒坤的手段,你道是什么呢?”
翻江倒海 [ fān jiāng dǎo hǎi ]
释义: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出处:宋·陆游《夜宿阳山矶》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
翻箱倒柜 [ fān xiāng dǎo guì ]
释义:翻:倒,反转。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
翻箱倒箧 [ fān xiāng dǎo qiè ]
释义:翻:倒,反转;箧:小箱子。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船上买办又仗着洋人势力,硬来翻箱倒箧的搜了一遍。”
反攻倒算 [ fǎn gōng dǎo suàn ]
释义:指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报复。
出处: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第四章:“哪里只是当干部的才受压迫,才怕地主反攻倒算,才要躲出去。”
番窠倒臼 [ fān kē dǎo jiù ]
释义:形容打破现成的格式。
出处:明唐顺之《书王龙溪致知议略》:“世间茅葛议论已自充塞,更无一片寸草不生地步,王老于其间又番窠倒臼,又撰出一种驭气摄灵一息一息等语,又是一场孽怪。”
翻黄倒皁 [ fān huáng dǎo yí ]
释义:犹言颠倒黑白。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翻黄倒皂 [ fān huáng dǎo zào ]
释义:犹言颠倒黑白。
出处:明·康海《鲍老儿·秋日闲情》套曲:“眉来眼去,唇三口四,泥烂油滑,翻黄倒皂,呼风唤雨,搦雾抟沙。”
冠履倒易 [ guān lǚ dào yì ]
释义: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出处:《后汉书·杨赐传》:“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冠履倒置 [ guān lǚ dào zhì ]
释义: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出处:《后汉书·杨赐传》:“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颠颠倒倒 [ diān diān dǎo dǎo ]
释义:①指神思迷糊错乱。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不可置信。
出处:《朱子全书》卷六:“向时有一截学者贪多务得,要读《周礼》、诸史、本朝典故,一向尽要理会,得许多没紧要底工夫,少刻,自己都恁自地颠颠倒倒,没顿放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彼此夙缘,颠颠倒倒,皆非偶然也。”
回山倒海 [ huí shān dǎo hǎi ]
释义:形容力量和气势极强大,能压倒一切。
出处:《魏书·高闾传》:“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
横拖倒拽 [ héng tuō dào zhuāi ]
释义:拽:用力拉扯。指用暴力强拖硬拉。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众皂隶一齐动手,把娇娇嫩嫩的一个尼姑,横拖倒拽,捉将下来。”
回天倒日 [ huí tiān dǎo rì ]
释义:犹言旋转乾坤。
出处: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
解甲倒戈 [ jiě jiǎ dǎo gē ]
释义:指敌方战士归顺,转向攻击。
出处:《北史·越王侗传》:“若王师一临,旧章誓睹,自应解甲倒戈,冰销叶散。”
连街倒巷 [ lián jiē dǎo xiàng ]
释义:犹言满街倾巷。指所有地方。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当时百姓连街倒巷,皆怨商君。”
毛发倒竖 [ máo fā dǎo shù ]
释义: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①比喻怒不可遏。②形容很害怕,很紧张。亦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0回:“腾读毕,毛发倒竖,咬牙嚼舌,满口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