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在第三的四字成语
不露形色 [ bù lù xíng sè ]
释义:不让思想活动从行动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出处:刘德桂《宣统皇帝》第一章二:“阿玛一向城府深藏,不露形色,怎么犯了这么大的错误。”
放浪形骸 [ fàng làng xíng hái ]
释义: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放荡形骸 [ fàng dàng xíng hái ]
释义:行为放纵,不拘礼节。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二折:“尽着他放荡形骸,我可也万千事,不折证。”
骨化形销 [ gǔ huà xíng xiāo ]
释义:指死亡。
出处:唐·元稹《莺莺传》:“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
貌合形离 [ mào hé xíng lí ]
释义:貌:表面上。表面上很合得来,而行动上却又差异很大。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口亲心离,貌合形离。”
势合形离 [ shì hé xíng lí ]
释义:势:形状;形:形体。形体各自独立,结构完整不分。
出处: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桁梧复迭,势合形离。”
神超形越 [ shén chāo xíng yuè ]
释义:指身心超逸,不同凡俗。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阮孚云:‘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
神灭形消 [ shén miè xíng xiāo ]
释义:指死亡。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鸟迹耳。”
土木形骸 [ tǔ mù xíng hái ]
释义: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相忘形骸 [ xiāng wàng xíng hái ]
释义:指彼此不拘形迹,无所顾忌。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梅》:“答云:‘小梅事我年余,相忘形骸,我已婉求之矣。’”
心凝形释 [ xīn níng xíng shì ]
释义:精神凝聚,形体散释。指思想极为专注,简直忘记了自己身体的存在。
出处:《列子·黄帝》:“心凝形释,骨肉都融。”
自觉形秽 [ zì jué xíng huì ]
释义:本指羞愧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后也泛指与人相比,自愧不如。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不拘形迹 [ bù jū xíng jī ]
释义: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出处:茅盾《子夜》四:“曾沧海回头一看,认得是土贩李四;在某一点上,他这李四是不拘形迹的密友。”
自惭形秽 [ zì cán xíng huì ]
释义: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骨瘦形销 [ gǔ shòu xíng xiāo ]
释义:形容瘦削到极点。
出处: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而芸终以受愚为恨,血疾大发,床席支离,刀圭无效,时发时止,骨瘦形销。”
心为形役 [ xīn wéi xíng yì ]
释义:形:形体。心神被生活、功名利禄所驱使。形容人的思想不自由,做一些违心的事
出处:晋·陶潜《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神劳形瘁 [ shén láo xíng cuì ]
释义:瘁:劳累。指精神和身体都极度疲劳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1回:“治诸侯,练士卒,神劳形瘁,有所不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