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在第三的四字成语
独夫民贼 [ dú fū mín zéi ]
释义: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出处:《尚书·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地瘠民贫 [ dì jí mín pín ]
释义:土地瘠薄,人民贫穷。
出处:清·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先时地瘠民贫,催科愈烦,而逋负愈积,逋久不偿,视为固然。”
官逼民反 [ guān bī mín fǎn ]
释义: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广西事情一半是官逼民反。正经说起来,三天亦说不完。”
关心民瘼 [ guān xīn mín mò ]
释义:瘼:疾,疾苦。关心群众的疾苦。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非得关心民瘼之员,竭力抚循,不足以资补救。”
国富民安 [ guó fù mín ān ]
释义: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出处:《汉书·刑法志》:“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
国泰民安 [ guó tài mín ān ]
释义: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国富民丰 [ guó fù mín fēng ]
释义: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散乐移风,国富民康。”
国富民强 [ guó fù mín qiáng ]
释义: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家给民足 [ jiā jǐ mín zú ]
释义: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出处:《淮南子·本经训》:“衣食有余,家给人足。”
敬授民时 [ jìng shòu mín shí ]
释义:指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之指颁布历书。同“敬授人时”。
出处:南朝·梁·梁元帝《庆东耕启》:“伏惟陛下,敬授民时,造幄籍圃。”
民膏民脂 [ mín gāo mín zhī ]
释义: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出处:五代·后蜀·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强奸民意 [ qiáng jiān mín yì ]
释义:反动统治者把自己阴谋做的坏事硬说是人民的意愿。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2回:“后来老袁强奸民意,凡政、绅、军、商各界,无不有请愿书。”
食为民天 [ shí wéi mín tiān ]
释义:指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东西。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物阜民康 [ wù fù mín kāng ]
释义:物产丰富,人民安康。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大明御极,远绍虞唐,河清海晏,物阜民康。”
邦以民为本 [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
释义: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出处:《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脂民膏 [ mín zhī mín gāo ]
释义: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出处:五代后蜀·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国计民生 [ guó jì mín shēng ]
释义: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物阜民安 [ wù fǔ mín ān ]
释义: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出处:《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物阜民丰 [ wù fù mín fēng ]
释义: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官偪民反 [ guān bèng mín fǎn ]
释义: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同“官逼民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