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在第三的四字成语
蚕丛鸟道 [ cán cóng niǎo dào ]
释义:指险绝的山路。
出处:清·戴名世《纪红苗事》:“开其蚕丛鸟道,通其百工技艺。”
龟文鸟迹 [ guī wén niǎo jì ]
释义: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七卷:“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彩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
花香鸟语 [ huā xiāng niǎo yǔ ]
释义: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鹄形鸟面 [ hú xíng niǎo miàn ]
释义:指饥疲瘦削的样子。
出处:明归有光《送宋知县序》:“岁复荐饥,侯加意抚恤,向之逃亡者,鹄形鸟面,争出供役。”
木干鸟栖 [ mù gàn niǎo qī ]
释义:指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比喻行事坚定不移。
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外篇》:“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轺,木干鸟栖,袒肉暴骸。”
禽息鸟视 [ qín xī niǎo shì ]
释义: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轻徙鸟举 [ qīng xǐ niǎo jǔ ]
释义:轻于去留,像鸟飞那样容易。
出处:清·梅曾亮《书李林孙事》:“河南路四通,轻徙鸟举不可制。”
三寸鸟,七寸嘴 [ sān cùn niǎo,qī cùn zuǐ ]
释义:比喻能说会道(多用于讽刺)。
兽聚鸟散 [ shòu jù niǎo sàn ]
释义: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
兽迒鸟迹 [ shòu hàn niǎo jì ]
释义:指鸟兽之迹。
象耕鸟耘 [ xiàng gēng niǎo yún ]
释义: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
出处:《文选·左思〈吴都赋〉》:“象耕鸟耘,此之自与。”李善注引《越绝书》:“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一说,耕者以象行为法,耘者如鸟之啄食。
羊肠鸟道 [ yáng cháng niǎo dào ]
释义: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出处: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鱼惊鸟散 [ yú jīng niǎo sàn ]
释义:指像鱼腐烂鸟溃散。比喻迅即崩溃,完全失败。
出处:《陈书·高祖纪上》:“公以国盗边警,知无不为,恤是同盟,诛其丑类,莫不鱼惊鸟散,面缚头悬。”
鱼县鸟窜 [ yú xiàn niǎo cuàn ]
释义:鱼被钓,鸟逃窜。比喻或受制于人,或飘泊流离,处境十分险困。县,通“悬”。
云屯鸟散 [ yún tún niǎo sàn ]
释义:如云聚集,如鸟飞散。形容众多的人忽聚忽散。
出处:《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雠衅既深,互伺便隙,控弦抗戈,觇望风尘,云屯鸟散,更相驰突。”
长颈鸟喙 [ cháng jǐng niǎo huì ]
释义:喙:鸟的嘴。长颈项,尖嘴巴。指阴险狠毒者的状貌。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熊经鸟伸 [ xióng jīng niǎo shēn ]
释义: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同“熊经鸟申”。
出处: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吕岩》:“不损上药,愈益下田。熊经鸟伸,纳新吐故。”
熊经鸟申 [ xióng jīng niǎo shēn ]
释义: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鱼溃鸟散 [ yú kuì niǎo sàn ]
释义:比喻军队溃败。
出处:《南史·宋武帝纪》:“番禺之功,俘级万数,左里之捷,鸟散鱼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