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徵
(笔顺)
- zhǐzhēng
- ㄓˇ ㄓㄥ
- 彳(双人旁)
- 15
- ノノ丨丨フ丨一一一丨一ノ一ノ丶
『徵』的拼音及解释《新华字典版》
徵
拼音:[zhēng]
怎么读:
- (1) 召,征召。《爾雅•釋言》。【组词】:“徵,召也。”《書•舜典》
- (2) 求;取。《左傳•哀公七年》。【组词】:“夏,公會吴于鄫,吴來徵百牢。”《吕氏春秋•達鬱》
- (3) 敛取;征收。《周禮•地官•閭師》。【组词】:“以時徵其賦。”賈公彦疏
- (4) 徭役;租税。《管子•治國》。【组词】:“而上徵暴急無時,則民倍貸以給上之徵矣。”尹知章注
- (5) 证验;效应。《廣韻•蒸韻》。【组词】:“徵,證也。”《書•胤征》
- (6) 征兆;迹象。《左傳•昭公十七年》。【组词】:“往年吾見之,是其徵也。”杜預注
- (7) 证明。《廣雅•釋詁四》。【组词】:“徵,明也。”《左傳•昭公三十年》
- (8) 征聘;纳币以成婚礼。《集韻•蒸韻》。【组词】:“徵,成也。”《儀禮•士昏禮》
- (9) 追究;责问。《左傳•僖公四年》。【组词】:“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又指征询。唐沈既濟《任氏傳》
- (10) 典,主管。《莊子•天道》。【组词】:“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陸德明釋文
- (11) 虚。《爾雅•釋詁上》。【组词】:“徵,虚也。”
- (12) 姓(旧读zhǐ)。《三國志•吴志•程秉傳》。【组词】:“秉為傅時,率更令河南徵崇亦篤學立行云。”《通志•氏族略四》
徵
拼音:[zhǐ]
怎么读:
- (1) 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又名“迭”。相当于工尺谱上的“六”,现在简谱上的“5”。《爾雅•釋樂》。【组词】:“徵謂之迭。”郭璞注
徵
拼音:[chéng]
怎么读:
- (1) 通“懲”。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升部》。【组词】:“徵,叚借為懲。”《荀子•正論》凡刑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未也。”楊倞注
- (2) 用同“澂”。澄清。《資治通鑑•漢桓帝延熹二年》。【组词】:“陛下不加清徵,審别真偽。”胡三省注
- (3)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澄城县西南。《集韻•蒸韻》。【组词】:“徵,縣名,在同州。”《左傳•文公十年》
『徵』的拼音及解释《辞典简编版》
徵
拼音:[zhǐ]
怎么读:
- (1) 召集。【组词】:徵召、徵兵、缓徵
- (2) 公开寻求、招请。【组词】:徵婚、徵文、诚徵
- (3) 课取、收取。【组词】:徵税、开徵、课徵
- (4) 迹象、预兆。【组词】:徵兆、特徵、吉徵
- (5) 验证、证明。【组词】:徵验、足徵其伪
徵
拼音:[zhēng]
怎么读:
- (1) 召集。徵召、徵兵、缓徵
- (2) 公开寻求、招请。徵婚、徵文、诚徵
- (3) 课取、收取。徵税、开徵、课徵
- (4) 迹象、预兆。徵兆、特徵、吉徵
- (5) 验证、证明。徵验、足徵其伪
『徵』的拼音及解释《辞典修订版》
徵
拼音:[zhǐ]
怎么读:
- (1) 古代五音之一。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 sol(即简谱“5”)。《周禮•春官•大師》。【组词】:“皆文之以五聲
徵
拼音:[zhēng]
怎么读:
- (1) “征”的繁体字。
- (2) 召集。【组词】:“徵兵”。《史記•卷一•五帝本紀》
- (3) 責問、詢問:“徵詢意見”。《左傳•僖公四年》
- (4) 驗證、證明。《論語•八佾》。【组词】:“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 (5) 公開尋求、招請:“徵婚”、“徵文”、“誠徵女工”。
- (6) 課取、收取。【组词】:“徵稅”。《周禮•地官•閭師》
- (7) 預兆、跡象:“吉徵”﹑“凶徵”。《史記•卷四•周本紀》
- (8) 姓。如三國時吳國有徵崇。